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堂 Author 战史堂
1919 年签订的《凡尔赛和约》禁止德国生产军用飞机,因此德国飞机制造商在 20 世纪 20~30 年代初,只能研发邮政机、客机和运动飞机。
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亨克尔、阿拉多、道尼尔、福克 - 沃尔夫和巴伐利亚(梅塞施密特)等飞机公司,也开发出了下单翼、应力蒙皮半硬壳式机身、可收放式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。
为了秘密培养飞行员,德国在各地开设了滑翔机学校,并与苏联进行了航空方面的合作,为以后的航空人才打下基础。
▲德国成立了飞行运动协会,滑翔机大为流行,为飞行员储备人才。
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,德国成立了帝国航空部,1935 年撕毁了《凡尔赛合约》,正式建立德国空军。
最初德国空军使用的是 He-51 和 Ar-68 双翼战斗机,仍然是固定式起落架、开放式座舱,没有摆脱一战时期的风格,而且速度仅稍快于当时的轰炸机。
早在 1933 年,帝国航空部发布了战斗机的设计要求,需要配备两挺机枪,各备弹 500 发,或者配备一门机炮,备弹 100 发。
此外还需要配备无线电通讯设备、氧气系统、供暖设备等,新飞机需在 17 分钟内爬升到 6000 米高度,并保持 400km/h 的速度飞行 20 分钟,滞空时间不少于 1 小时,实用升限为 1 万米。
新飞机要拥有良好的机动性,能够快速地从尾旋中改出。另外飞机的尺寸要尽量小,能在野战机场(400 米 × 400 米)同时起飞 9 架飞机,可以通过铁路运输。
▲正在进行整备的 He-51 双翼战斗机。
▲ Ar-68 双翼战斗机,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战斗机的需求了。
亨克尔、阿拉多、福克 - 沃尔夫公司曾为德军提供过战斗机,因此在这次竞争中被看好,而巴伐利亚公司没有战斗机设计经验,被视为打酱油的。
巴伐利亚公司的丰富的运动飞机设计经验,在成功的 Bf-108 飞机中采用了平头铆钉、应力蒙皮、前缘缝翼、可收放起落架等先进的技术。
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,设计师梅塞施密特参考了 Bf-108 上的众多优点,开发出了一款全金属轻型战斗机。
在发动机的使用上,梅塞施密特有两种选择,一是容克公司的 Jumo210,功率为 680 马力,另一种是戴姆勒 - 奔驰公司的 DB600A,功率为 960 马力。
由于前者更为成熟,在第一架原型机 Bf-109V-1 上使用的是 Jumo210 发动机,功率稍增大至 695 马力。
▲成功的 Bf-108 飞机,Bf-109 采用了不少前者的技术。
▲ Bf-109V-1 原型机,于 1935 年 5 月 28 号首飞。
原型机 Bf-109V-1 在 1935 年 5 月完成制造,经过了一系列滑行试验后,于 5 月 28 号进行了首飞,后来被送去了德国空军的雷希林试飞中心做进一步试飞。
试飞结果表明,Bf-109V-1 比对手亨克尔公司的 He-112V-1 速度更快、更灵活。原型机 Bf-109V-2 使用了 Jumo210A 发动机,装了两挺 7.92mm 机枪,于 1935 年 10 月首飞,三个月后移交军方试飞。
Bf-109V-3 原型机很快也被制造出来,安装了一门 20mm 轴炮,于 1936 年 6 月首飞。不久后梅塞施密特公司和亨克尔公司获得了 10 架预产机的合同。
1936 年秋,德军对 Bf-109 进行了一系列测试,包括侧滑、21 圈连续盘旋、滚转、急转和大角度俯冲等科目,Bf-109 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。
与 He-112 相比,Bf-109 的速度和爬升率更快。由于安装了前缘缝翼,Bf-109 的急转半径更小,因此德军选择了 Bf-109。
▲ Bf-109V-3 原型机,注意从螺旋桨桨毂伸出来的 20mm 轴炮。
1936 年 11 月,3 架预生产的 Bf-109B-0 下线,并被派去了西班牙战场进行试验,获得了宝贵的一手实战资料。
1937 年 2 月,第一批 16 架量产型 Bf-109B 被分配给了 II./JG 132,取代了原本装备的 He-51 双翼机,很快又被送往了西班牙战场。
此时伊 -15 和伊 -16 是西班牙战场上的优势机型,但 Bf-109B 加入后,情况就有了改变。1937 年 7 月,Bf-109B 首次与苏制战斗机交手,双方在 3000 米以下势均力敌,3000 米以上 Bf-109B 占优。
德军飞行员发现,如果利用高度优势朝敌机俯冲攻击,可以很容易将其击落,而且自己也相对安全,这就是 B&Z 战术的雏形。
▲ 1937 年的一架早期的 Bf-109B,装备的是一副双叶木制螺旋桨,注意巨大的散热器进气口。
与此同时,Bf-109V-10 原型机首飞,使用了 960 马力的 DB600Aa 发动机。这种发动机比原来的 Jumo 发动机更长更重,为了维持重心的位置,梅塞施密特重新设计了冷却系统。
原来机鼻下方巨大的风冷散热器换成了窄小油冷散热器,两翼下的长方形散热器取代了左翼下的小型散热器。机鼻做了修改,增压器进气口也由机鼻右上方挪到了左侧中下方,并把之前的双叶螺旋桨换成了三叶螺旋桨。
1938 年 3 月,Bf-109C-1 开始交付,装备了 730 马力的 Jumo210Ga 发动机,散热器进气口有所扩大,机翼安装了两挺 7.92mm 机枪。
虽然 Bf-109C 系列仅制造了 58 架,但还试验了 4 个子型号,分别只有一架。C-2 改善了散热,解决了中轴武器散热问题。C-3 和 C-4 试验了机翼安装 20mm 机炮的可行性。
▲ Bf-109C-1,装备了 730 马力的 Jumo210Ga 发动机,投入了西班牙战场。
由于 DB601A 发动机毛病不断,而且 DB600Aa 发动机被优先提供给 He-111 轰炸机,导致 Bf-109D/E 的列装计划一拖再拖。
Bf-109D 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了 680 马力的 Jumo210Da 发动机,修改了发动机整流罩以兼容老发动机,还将大进气口缩小,在机翼下方安装了两个小型乙醇散热器,经典的外置增压器安装在机鼻左侧。
由于中轴的 20mm 机炮可靠性差,经常卡壳,因此 D 型拆除了轴炮,换成了 4 挺 7.92mm 机枪,一共生产了 657 架。截至 1938 年 9 月,共有 583 架 Bf-109B/C/D 在服役,Bf-109 在短短 7 个星期内替换了大部分落后的战斗机。
直到 1938 年下半年,1175 马力的 DB601A 发动机终于成熟,该发动机用喷射式化油器取代浮子式化油器,在倒飞、滚转、高负 G 等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。
▲西班牙战场上的 Bf-109D,这批飞机是由福克 - 沃尔夫公司生产的。
▲地勤大爷正在给机翼机枪重新装弹,弹药箱备弹 1000 发。
使用 DB601A 发动机的 Bf-109E-1 于当年年底前开始量产,拥有出色的垂直机动性能,机首和机翼各装备了两挺 7.92mm 机枪,前者各备弹 500 发,后者各备弹 1000 发。
飞机上还装备了 Revi C/12D 反射式瞄准具和 FuG 7 无线电,通讯距离大约为 65 公里。其中 E-1/B 型作为战斗轰炸机还可以携带 50~250 公斤不等的炸弹。
1939 年初,第一架 Bf-109E-3 下线,是 E 型产量最大的型号。设计师将机翼的 7.92mm 机枪换成了 20mm 机炮,但每门备弹只有 60 发,只有一击必杀的机会才会用。
Bf-109E-3 在飞行员座椅后方和下方增设了 8mm 装甲板,采用更加结实的机身框架与平尾,因此 E-3 型被飞行员认为是 Bf-109 早期系列中最优秀的。
Bf-109E-4 与之前的型号差别不大,很多都是用 E-1 和 E-3 返厂改装的,换装了射速更快的 20mm 机炮,机首处的机枪备弹增加到 1000 发,座舱盖稍有改动。
▲"秃鹰军团"的 Bf-109E-3,在西班牙击落了苏制战机。
▲ Bf-109E-4 与 E-3 差别不大,是二战初期德军战斗机的主力。
Bf-109 系列的早期型号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,后期型号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介绍。作为一款在战前研发的战斗机,它能不断改进并从头到尾参战,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。
散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