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足从央视黄金时段不见了,这成了球迷们关注的热点。在很多人这不光是一场商业上的较量,也是市场对中国足球价值的真实评估。
事情得从2022年说起,那时候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价格大幅上涨,版权方要4亿元的费用,这可是上一周期的六倍多。这么高的转播权费用,让央视选择放弃了。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:国足竞技水平一直提不上去,大家就觉得它“菜”。接着客场空座率变高、广告收入减少,这些都表明中国足球品牌的吸引力在快速下降。
在全球,转播权能体现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程度。和国内情况不一样,邻国日本的J联赛,国内赛事转播权只定价折合人民币1.8亿元,还不到中国报价的一半,却涵盖了从顶级到次级的所有联赛等级,商业效率挺高。就算价格便宜,日本国内赛事平均收视率还能保持在1.5%以上。再看看中超,不少俱乐部花很多钱请外援和归化球员,可上座率和关注度还是没明显提升。俱乐部投入很大,但青训却不足,日本早就把联赛收入的一部分用来建设青少年足球体系了,这种战略方向值得我们思考。
展开剩余44%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,这几年和中国男足有关的恶搞内容成了大家消遣的东西,“黑色幽默”成了一种无奈的体现。但这背后的问题比视频本身严重多了。2019年,有俱乐部试着降低票价来吸引观众,可上座率还是没提升,这说明问题根源不在价格。更让人担心的是足球人口变少了,中国青少年踢足球的数量从2015年的62万降到2022年的不到18万,比越南的数据还低。足球人口减少,是因为体系有阻碍,竞争环境不健康,很多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去读书,找稳定的工作。
中国足球的困境不光是资金投入不对,还和内部问题有关。要是公正性被质疑,资源分配不透明,大家的热爱和信念就很难维持。相比之下,日本等国家足球发展得好,和他们把教育和体育体系深度结合有关。中超有些俱乐部可能想着用高薪买短期成功,却忽略了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。要是结构性问题一直解决不了,想靠央视重新转播来提升关注度,肯定不是长久办法。
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发布于:四川省散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